长途客运车驾驶员安全培训中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停靠与乘客管理规范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09-18

在长途客运车驾驶员安全培训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停靠与乘客管理规范是保障行车安全和乘客权益的重要内容。服务区作为长途运输中的重要节点,既是车辆补给、驾驶员休整的场所,也是乘客休息、活动的空间,其规范操作直接关系到后续行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驾驶员需熟练掌握服务区停靠的流程要点,同时做好乘客的引导与管理,将安全驾驶与服务意识融入每个环节。

赛为安全 (95).jpg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停靠的规范流程

服务区停靠并非简单的停车休息,而是需要从驶入前的规划、停靠时的操作到驶离前的检查形成完整闭环,每个环节都需兼顾安全与效率。

驶入服务区前,驾驶员需提前做好规划。在距离服务区 2 公里左右时,应通过车载广播向乘客预告即将停靠的服务区名称、预计停靠时间(通常为 15-30 分钟)及主要设施位置(如卫生间、便利店、餐饮区等),让乘客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开启右转向灯,观察右侧后视镜,确认与后方车辆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后,平稳驶入服务区入口匝道,减速至规定时速(通常不超过 40km/h),避免在匝道内超车或急刹车。进入服务区前,需留意入口处的交通标识,区分客车、货车的停放区域,选择靠近通道、视野开阔且便于驶离的停车位,避免停放在油罐区、维修车间等危险区域或消防通道上。

停靠车辆时,操作需严谨细致。将车辆平稳驶入指定停车位后,拉紧手刹,挂入 P 挡(自动挡)或空挡(手动挡),关闭发动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下车前,需检查车门锁止机构,确保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同时在车辆前后各 5 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夜间或低能见度天气需同时开启示廓灯),警示其他车辆注意避让。若停靠时间超过 20 分钟,需拉起驻车制动,必要时在车轮下放置轮挡,防止车辆溜坡。此外,要检查车辆外观及轮胎状态,查看有无漏油、漏水现象,确保冷却液、燃油量充足,为后续行驶做好准备。

驶离服务区前,需完成一系列检查与告知。提前 5 分钟通过广播提醒乘客返回车辆,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乘客到齐后再关闭车门,避免遗漏。上车后,检查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尤其提醒后排乘客系好安全带。启动发动机后,观察仪表盘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确认灯光、制动系统无异常。驶离停车位时,先鸣喇叭示意,观察周围是否有行人或其他车辆,缓慢驶出停车位,并入服务区出口通道,按标识指引驶入高速公路主路,并入主路前需加速至与主路车流速度相近,开启左转向灯,确认安全后平稳汇入车流。


二、服务区内的车辆与物资管理

服务区内的车辆管理不仅关乎自身安全,也影响服务区的秩序,需重点关注车辆状态与物资安全。

车辆停靠期间,驾驶员需保持对车辆的监控。除必要的检查外,应尽量在车旁停留或保持视线可及,防止无关人员触碰车辆或盗取车内物品。若需离开车辆(如去卫生间),需锁好车门,关闭车窗,仅留一条透气缝隙,同时告知附近其他客运车辆的驾驶员帮忙留意。对于行李舱内的乘客行李,要检查舱门是否锁牢,避免因颠簸或人为触碰导致行李掉落。

物资补给需高效有序。加油时,驾驶员需确认加油站的油品型号与车辆要求一致,熄火后再开启油箱盖,禁止在加油过程中使用手机或吸烟,加油完成后确认油箱盖拧紧。若需添加冷却液或玻璃水,需在指定区域操作,避免将液体洒漏在地面上引发滑倒风险。对于车辆携带的应急物品(如灭火器、急救包、三角警示牌等),要检查其完好性与有效期,确保随时可用。


三、乘客在服务区的管理要点

乘客管理的核心是保障安全、维护秩序,同时提供必要的引导与帮助,让乘客在短暂停留中获得良好体验。

上下车引导需清晰明确。打开车门后,驾驶员应站在车门侧下方,提醒乘客注意脚下台阶,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或残疾人,避免拥挤、推搡导致摔倒。告知乘客服务区内的行走路线,强调需走人行道,不横穿停车场,不靠近货车或危险品车辆,不在禁止吸烟区域吸烟,不触碰服务区内的消防设施或设备。若服务区内有施工区域,需引导乘客绕行,防止误入危险地带。

乘客活动期间,驾驶员需保持关注。定时通过监控或现场巡查了解乘客动态,对于长时间未返回车辆的乘客,可通过服务区广播寻找或与服务区工作人员协同查找。若发现乘客身体不适,应及时提供帮助,如协助联系服务区医务室或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调整行程安排。对于携带婴幼儿的乘客,可提醒其看管好孩子,避免在停车场内奔跑、追逐。

特殊情况的应对需灵活妥善。若遇服务区突发拥堵或设施故障(如卫生间排队过长),应通过广播向乘客说明情况,适当延长停靠时间或建议乘客错峰使用设施。若有乘客提出额外需求(如购买特定物品、急需药品等),在不影响整体行程的前提下,可提供必要指引,但需提醒其按时返回。若发生乘客物品丢失,应协助其在服务区内寻找,必要时联系服务区安保部门调取监控。

赛为安全 (31).jpg

四、特殊场景下的服务区停靠规范

在恶劣天气、节假日高峰等特殊场景下,服务区停靠需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与秩序。

遇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驶入服务区时需减速慢行,注意观察路面是否湿滑或结冰,避免急刹车导致车辆侧滑。停靠后,需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处,防止积水浸泡车辆,同时检查门窗密封性,避免雨水进入车厢。提醒乘客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下车,需穿戴好雨具,注意防滑。驶离前,清理车身积雪或积水,检查轮胎花纹内是否夹杂冰雪,必要时安装防滑链。

节假日期间,服务区往往人流、车流密集,驾驶员需提前规划停靠时间,避开高峰时段(如上午 10 点至下午 2 点)。驶入时,服从服务区工作人员的指挥,耐心排队等待停车位,不随意加塞或占用应急通道。停靠后,缩短乘客自由活动时间,通过广播多次提醒集合时间,防止人员走失。上下车时,安排乘客从右侧车门有序上下,避免与其他车辆的乘客混杂,减少碰撞风险。

车辆发生故障需在服务区维修时,驾驶员需第一时间联系调度中心说明情况,同时向乘客做好解释,告知预计延误时间及替代方案。将车辆移至服务区维修区域,配合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期间安排乘客在服务区休息区等候,提供必要的饮水、充电等便利。维修完成后,需试驾确认车辆无异常,再继续行程。

总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停靠与乘客管理规范,是长途客运驾驶员综合能力的体现。驾驶员需在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兼顾安全与服务,通过细致的准备、规范的操作和贴心的引导,让每个停靠节点都成为保障行程安全、提升乘客体验的重要环节。同时,需在日常培训中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无论何种场景都能妥善处置,为长途客运的安全顺畅保驾护航。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