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防御性驾驶培训优化盘山道路冰雪覆盖行车技巧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11-20


一、冰雪覆盖盘山道路的核心风险与培训重点定位

冬季盘山道路因 “地形复杂 + 冰雪天气” 叠加,风险显著高于普通道路,需先明确核心风险点,再针对性设计培训内容:

核心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培训重点方向

路面附着力骤降

冰雪覆盖导致路面摩擦系数降至 0.1-0.2(仅为干燥路面的 1/5-1/10),制动距离增加 3-4 倍

控速技巧、制动方式、车距保持

弯道侧滑风险突出

盘山道路多连续急弯(半径常小于 50 米),冰雪路面转向过度 / 不足易引发车辆甩尾、冲出路基

弯道操作、转向控制、侧滑应急

视线受阻与盲区扩大

冬季多雾、积雪反光,能见度常低于 100 米;坡道 + 弯道易形成 “视线死角”,难预判对向来车

灯光使用、视线预判、会车避让

坡道起步困难

上坡路面冰雪覆盖,车辆易打滑后溜;下坡时制动易过热失效

坡道起步技巧、下坡控速、制动保护

防御性驾驶培训 (23).jpg

二、培训内容优化:聚焦冰雪盘山道路专项技巧

1. 基础准备:出车前的 “三查两备”

三查:

查轮胎:重点检查雪地胎磨损程度(花纹深度需≥3mm)、胎压(冰雪天气胎压需比标准值低 0.2-0.3bar,增加接地面积);无雪地胎需确认防滑链安装位置(优先安装驱动轮,四驱车需四轮同时安装);

查制动:启动后轻踩刹车,感受制动踏板反馈,若出现 “软踏板” 需及时排气;检查手刹是否正常,避免坡道停车后溜;

查视线设备:清理挡风玻璃、后视镜积雪,开启暖风除雾(温度设定 22-25℃,配合 AC 制冷快速除雾,避免玻璃起雾遮挡视线)。

两备:

备应急物资:随车携带防滑链、三角警示牌、工兵铲、融雪盐(500g 以上)、应急手电筒(续航≥12 小时);

备路线规划:提前通过导航查看盘山道路 “冰雪预警段”(如某路段标注 “冬季易积雪结冰”),避开凌晨 2-6 时低温时段(路面易形成 “黑冰”,肉眼难识别),规划每 30 公里的 “临时停靠点”(如观景台、服务区),便于中途检查车辆。

2. 核心操作:行车中的 “控速、过弯、会车、坡道” 四大专项技巧

(1)控速与车距:建立 “冰雪路况速度认知”

培训中需明确 “分级控速标准”:

直线路段:车速≤30km/h(普通盘山道路干燥路面车速的 1/2);

缓弯路段(半径>50 米):车速≤20km/h;

急弯路段(半径<30 米):车速≤10km/h;

车距保持:与前车距离≥50 米(为干燥路面的 3 倍),避免跟车过近,防止前车甩起的积雪遮挡视线或突发制动时无法避让;

实操训练:在模拟冰雪路面(铺设仿真冰板)设置直线路段,让驾驶员练习 “匀速行驶”(通过车速表观察,避免忽快忽慢),考核 “30 秒内车速波动是否≤5km/h”。

(2)弯道通行:“慢进、中稳、快出” 的冰雪版调整

慢进:入弯前 50 米开始减速(采用 “点刹”,每次刹车时间 0.5-1 秒,避免一脚踩死引发侧滑),降至目标车速后再打方向;

中稳:过弯时保持方向盘 “小幅度转动”(转向角度不超过 15°),避免猛打方向;若出现轻微侧滑(车辆向弯道外侧偏移),需向侧滑方向轻打方向(如向右滑则轻转右舵),同时轻抬油门,待车身回正后再修正方向;

快出:出弯时待车头完全对准直线路段后,再缓慢加速(油门开度不超过 1/3),避免过早加速导致车辆甩尾;

模拟训练:用锥形桶搭建 “半径 30 米的急弯”,路面铺设冰雪仿真材料,让驾驶员实操 “慢进 - 中稳 - 快出” 流程,教练全程观察转向幅度、刹车时机,纠正 “入弯后减速”“猛打方向” 等错误操作。

(3)会车避让:“提前预判、主动让行”

视线预判:通过弯道处的 “凸面镜” 观察对向来车,若发现对向车辆未减速或占道,需提前在直线路段停车等待;

会车位置:优先选择 “靠山侧” 会车(避免靠近悬崖侧,防止侧滑坠崖),会车时两车横向距离≥2 米(比干燥路面增加 1 米);

禁止行为:严禁在弯道、坡道会车;会车时不使用远光灯(避免积雪反光导致对向驾驶员炫目),全程开启近光灯 + 前后雾灯 + 示廓灯;

案例教学:播放 “冰雪盘山道路会车碰撞” 案例(如两车在弯道占道会车,因路面滑导致无法避让),拆解 “未预判对向车、未选择安全会车点” 的问题,强化 “主动让行” 意识。

(4)坡道行驶:解决 “起步打滑、下坡失控”

上坡起步:手动挡车辆采用 “半离合 + 小油门”(转速控制在 1500-2000 转),缓慢松开手刹,若出现后溜需立即踩死离合与刹车,重新起步;自动挡车辆切换至 “雪地模式” 或 “L 挡”(低挡位高转速,增加扭矩),避免 D 挡起步动力过强导致打滑;

上坡行驶:保持匀速,避免频繁换挡(换挡时动力中断易引发打滑),若动力不足需提前减挡(如从 3 挡降至 2 挡),不可等车速骤降后再换挡;

下坡控速:采用 “发动机制动为主,脚刹为辅”(手动挡挂 2-3 挡,自动挡挂 L 挡),利用发动机阻力减速,避免长时间踩刹车导致制动过热失效;每下坡 500 米需停车检查刹车温度(用手触摸轮毂,若烫手需冷却 10 分钟);

实操训练:设置 “坡度 15° 的冰雪坡道”,让驾驶员分别练习手动挡、自动挡的上坡起步与下坡控速,考核 “起步无后溜时间>3 秒”“下坡车速波动≤5km/h”。

3. 应急处置:新增 “侧滑、陷车、制动失效” 专项应对

车辆侧滑:若出现 “转向过度”(车尾甩向弯道外侧),需立即向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同时轻抬油门(不可踩刹车),待车身回正后缓慢修正;若出现 “转向不足”(车头向弯道内侧偏移),需松油门,轻微回正方向盘,避免继续深打方向;

车辆陷雪:若车轮陷入积雪(深度>10cm),不可猛踩油门(会导致车轮空转挖深雪坑),需下车用工兵铲清理车轮周围积雪,在驱动轮下方铺垫树枝、碎石或防滑链,再缓慢起步(油门开度≤1/4);

制动失效:下坡时若制动失效,需立即拉手刹(分 2-3 次拉,避免一次性拉死导致侧滑),同时快速减挡(手动挡从高挡位降至低挡位),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若前方有障碍物,可轻打方向擦碰路边护栏(利用摩擦力减速),不可直接冲出路基;

模拟演练:在安全场地设置 “侧滑触发区”(光滑路面 + 转向诱导),让驾驶员体验车辆侧滑状态,练习应急修正动作;设置 “陷雪场景”,让驾驶员实操 “清理 - 铺垫 - 起步” 流程,确保应急技巧落地。

防御性驾驶培训 (16).jpg

三、培训形式优化:强化 “沉浸式 + 实操化” 体验

1. 沉浸式教学:让风险 “可感知”

VR 模拟训练:利用 VR 设备还原 “冰雪盘山道路场景”(含连续急弯、坡道、雾天能见度低等场景),驾驶员佩戴 VR 眼镜体验 “车辆侧滑”“制动距离变长”“视线受阻” 的真实感受,在虚拟环境中练习控速、过弯、应急操作,系统实时反馈操作评分(如 “过弯车速过快扣 20 分”“侧滑修正及时加 10 分”);

实地勘察教学:组织驾驶员到企业周边的盘山道路(冬季易积雪段)进行 “非行驶勘察”,现场观察 “冰雪路段特征”(如向阳面积雪融化后易结冰、背阴面积雪长期不化)、“危险点位标识”(如弯道处的防撞护栏、坡道旁的避险车道),让驾驶员对实际路况建立直观认知。

2. 分层考核:确保不同水平驾驶员达标

新驾驶员:需完成 “理论考试(冰雪盘山道路知识)+ VR 模拟考核(过弯、坡道操作)+ 实地实操考核(低速通过冰雪路段)”,三项均达标(理论≥80 分,模拟 / 实操≥70 分)方可独立驾驶;

老驾驶员:重点考核 “应急处置能力”(如 VR 模拟侧滑修正、实地陷车救援),同时需完成 “经验分享”(分享以往冬季盘山道路驾驶经验,提炼可复用技巧),考核合格后需承担 “新驾驶员带教” 任务;

考核标准示例(冰雪盘山道路过弯考核):

考核项目

合格要求

扣分标准

入弯前减速

50 米内降至目标车速(≤10km/h)

晚减速 10 米扣 5 分

转向控制

转向角度≤15°,无猛打方向

转向角度超 1 次扣 10 分

侧滑修正

侧滑后 3 秒内修正,车身无明显偏移

未修正或修正过度扣 20 分


四、配套保障:培训后的安全支持

1. 动态预警机制

企业安全管理部需建立 “冬季盘山道路预警群”,实时推送路段冰雪情况(如 “XX 盘山道路 K15-K20 段出现积雪,建议车速≤20km/h”)、天气变化(如 “未来 2 小时有冻雨,需谨慎行驶”);

为车辆安装 “冰雪路面传感器”,实时监测路面摩擦系数,当系数<0.2 时,车载终端自动发出语音提醒 “当前路面易滑,请减速慢行”。

2. 应急支援网络

在盘山道路沿线每 50 公里设置 “冬季应急支援点”(与沿途村镇、服务区合作),储备防滑链、融雪盐、拖车绳等物资,驾驶员遇故障可拨打支援电话(响应时间≤30 分钟);

建立 “驾驶员互助小组”(每 3-5 人一组),同路线驾驶员需保持通讯畅通,遇突发情况(如陷车、侧滑)可相互支援,避免单人孤立无援。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