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冬季行车全攻略:低温启动、复杂路况与防御性驾驶

文章出处:深圳市赛为安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5-10-24

冬季行车挑战与安全驾驶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领域,冬季行车面临的环境挑战远超普通季节。低温天气会直接影响车辆性能,比如电瓶储电能力下降、机油粘度增加,导致启动困难;冰雪覆盖的路面会使轮胎抓地力大幅减弱,刹车距离显著延长;而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复杂路况,如临时搭建的施工便道、散落的建筑材料、频繁出入的工程车辆,再叠加冬季的低能见度(如大雾、降雪),进一步放大了行车风险。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运输环节是保障材料供应、设备调度和人员通勤的关键,一旦因行车安全问题出现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导致工程进度延误,影响整体项目周期。因此,掌握冬季安全驾驶技能,做好车辆养护,成为工程建设领域驾驶员冬季工作的核心要求。

赛为安全 (28).jpg

低温启动与车辆养护要点

(一)低温启动的正确步骤

冬季车辆低温启动不能盲目操作,需遵循科学步骤。启动前,驾驶员应先绕车检查,查看轮胎是否有冰雪堆积、胎压是否正常,车身下方有无漏油漏水痕迹,同时清理挡风玻璃、后视镜上的冰雪,确保视野清晰。进入车内后,不要立即点火,可先将车钥匙拧至 “ON” 档位(不启动发动机),让车辆通电 30 秒左右,此时车辆会进行自检,同时给电瓶预热,为启动储备电力。对于配备一键启动的车辆,同样建议先通电等待片刻。随后点火启动,若一次启动失败,不要频繁连续点火,应间隔 15-20 秒后再次尝试,避免电瓶过度放电。启动成功后,不要马上行驶,需让发动机怠速运转 3-5 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室外温度调整,温度越低,怠速时间可适当延长),待发动机水温上升、机油充分润滑后再起步,起步初期保持低速行驶,让车辆各部件逐步适应工作状态。

(二)机油和防冻液的选择与更换

冬季机油的选择核心在于粘度等级,低温会使机油流动性变差,若使用夏季常用的高粘度机油,会增加发动机运转阻力,不仅影响启动,还可能加剧发动机磨损。工程车辆应根据当地冬季最低气温选择合适粘度的机油,例如在最低气温 - 10℃至 - 20℃的地区,可选用 5W-40 型号的机油;若最低气温低于 - 20℃,则建议选用 0W-40 或 0W-30 型号的机油,这类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更好,能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形成油膜,保护发动机。

防冻液的作用是防止冷却液结冰膨胀损坏水箱和发动机,同时还具有防锈、防腐和提高沸点的功能。冬季更换防冻液时,首先要确认防冻液的冰点,其冰点应比当地冬季最低气温低 5-10℃,例如在最低气温 - 15℃的地区,应选用冰点为 - 25℃的防冻液,避免因防冻液冰点不足导致结冰。更换前需将车辆原有的冷却液彻底排空,防止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防冻液混合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垢或腐蚀部件。添加防冻液时,要注意液位应在水箱刻度线的 “MIN” 和 “MAX” 之间,不可过量或不足,添加后还要检查接口处是否有渗漏情况。

(三)轮胎的冬季保养

轮胎是车辆与路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冬季轮胎保养至关重要。首先,要定期检查轮胎胎压,低温会导致轮胎内空气收缩,胎压下降,若胎压不足,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加剧磨损,同时降低操控性。工程车辆冬季胎压应比标准胎压适当提高 0.1-0.2bar(具体可参考车辆说明书),但不可过高,以免影响轮胎抓地力。

其次,检查轮胎花纹深度,花纹深度不足会导致排水和排雪能力下降,易出现打滑。对于工程车辆,轮胎花纹深度建议不低于 3mm,若低于此标准,应及时更换轮胎。若所在地区冬季降雪频繁,可考虑更换冬季专用轮胎,冬季胎的橡胶材质更软,在低温下能保持较好的弹性,花纹设计更注重排水排雪,抓地力远优于普通轮胎。此外,要及时清理轮胎缝隙中的冰雪和石子,避免在行驶过程中因异物挤压导致轮胎损伤。


(四)车辆其他部件的检查与维护

刹车系统是行车安全的关键,冬季需重点检查。首先查看刹车片厚度,若厚度小于 3mm,应立即更换;检查刹车盘是否有磨损、划痕,若磨损严重或划痕较深,需进行修复或更换。同时,检查刹车油液位和质量,刹车油具有吸水性,冬季低温会使水分凝结,影响刹车性能,若刹车油使用超过 2 年或颜色变深,应及时更换。

雨刮器在冬季低能见度天气中作用显著,需定期检查雨刮片是否老化、开裂,若刮水时出现残留、异响,应及时更换。同时,更换冬季专用玻璃水,其冰点应低于当地最低气温,避免玻璃水结冰损坏雨刮器电机和水箱。

灯光系统在冬季低能见度环境下不可或缺,需检查近光灯、远光灯、转向灯、刹车灯、雾灯是否正常工作,灯光亮度是否足够,灯罩是否有破损或污渍。若灯罩有污渍,应及时清理,确保灯光穿透性;若灯泡亮度不足或损坏,需及时更换,尤其是雾灯,在大雾、降雪天气中能有效提高车辆辨识度,保障行车安全。

赛为安全 (58).jpg

复杂路口的预判与应对策略

(一)接近路口前的观察要点

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复杂路口,如施工区域与市政道路交汇处、工地内部不同作业区连接路口,往往存在车流密集、行人(施工人员)穿梭、交通标志不规范等问题,驾驶员在接近路口前需提前做好观察。距离路口 50-100 米时,应开始减速,同时开启转向灯,向其他车辆和行人示意行驶方向。此时,驾驶员需重点观察路口交通标志和标线,明确行驶车道和通行规则;观察路口两侧是否有行人、非机动车或工程车辆出入,尤其是施工人员可能因专注于工作而忽视交通,需特别留意;观察路口内是否有散落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障碍物,提前规划避让路线。此外,还需观察路口周边的环境,如是否有遮挡视线的建筑物、树木,避免因视线盲区导致事故。

(二)信号灯变化的判断与决策

在设有交通信号灯的复杂路口,驾驶员需准确判断信号灯变化,做出合理决策。接近路口时,要提前关注信号灯状态,若信号灯为绿灯,且距离路口较远,需预判绿灯剩余时间,避免因绿灯突然变红灯而急刹车,尤其是在冰雪路面,急刹车易导致车辆打滑。若绿灯剩余时间较短,应提前减速,做好停车准备;若绿灯剩余时间充足,可保持低速匀速通过,避免加速抢灯。

当信号灯由绿灯变为黄灯时,应根据车辆与路口的距离和车速判断是否能安全通过。若车辆距离路口较远(超过 50 米)或车速较快,应果断减速停车,不要抢黄灯;若车辆已接近路口,且车速较低,无法安全停车,可缓慢通过路口,但需注意观察横向车流。当信号灯由红灯变为绿灯时,不要立即起步,应先观察路口横向是否有抢行的车辆或行人,确认安全后再起步,避免因 “鬼探头” 导致事故。

(三)应对路口突发情况的技巧

在复杂路口,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如其他车辆加塞、施工人员突然横穿路口、工程车辆突然变道等,驾驶员需掌握应对技巧。若遇到车辆加塞,应保持冷静,不要强行阻拦,可适当减速,让出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剐蹭;若加塞车辆距离过近,无法避让,应立即轻踩刹车,同时开启双闪,提醒后车注意。

若遇到施工人员突然横穿路口,驾驶员应立即急踩刹车(在冰雪路面需轻踩刹车,避免抱死),同时鸣喇叭示意,若车辆有 ABS 系统,需果断踩到底,利用 ABS 系统防止车轮抱死。在刹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车辆周围情况,避免因急刹车导致后车追尾或侧滑。

若遇到工程车辆突然变道,应先观察自身车辆与变道车辆的距离和车速,若距离较远,可减速让行;若距离较近,应立即开启转向灯,向相反方向轻微打方向盘,同时轻踩刹车,避免与变道车辆发生碰撞。此外,在路口行驶时,要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正常行驶距离的 2 倍,为应对突发情况预留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


防御性驾驶在冬季的应用

(一)防御性驾驶的概念与原则

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通过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主动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驾驶方式。其核心原则包括 “放眼远方”“洞悉四周”“视线移动”“留有余地”“引人注意”。“放眼远方” 要求驾驶员将视线放远,观察前方 15-20 秒车程的路况,提前发现潜在风险;“洞悉四周” 要求驾驶员全面观察车辆周围情况,包括后视镜、侧方视线,了解车辆周边的车流、行人动态;“视线移动” 要求驾驶员避免长时间盯着同一目标,通过不断移动视线,获取更多交通信息;“留有余地” 要求驾驶员与其他车辆、行人、障碍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为应对突发情况预留空间;“引人注意” 要求驾驶员通过灯光、喇叭等方式,向其他交通参与者传递自身行驶意图,提高辨识度。


(二)冬季如何实践防御性驾驶

结合冬季工程建设领域的行车特点,实践防御性驾驶需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保持安全车距,冬季冰雪路面刹车距离是干燥路面的 3-4 倍,驾驶员应适当增大与前车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车速每增加 10km/h,安全车距应增加 10 米,例如车速为 40km/h 时,安全车距应不小于 40 米。同时,与横向车辆、行人也要保持足够距离,避免因车辆打滑而发生碰撞。

其次,合理使用灯光,冬季低能见度天气(大雾、降雪、阴天)较多,驾驶员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启相应灯光。大雾天气开启雾灯和近光灯,避免使用远光灯,远光灯会被雾气反射,反而影响视线;降雪天气开启近光灯和示廓灯,若降雪较大,可开启双闪;夜间行驶开启近光灯,遇到对向车辆时,及时切换远光灯为近光灯,避免炫目。此外,在工程建设区域内行驶,可适当开启转向灯或喇叭,向其他施工人员和车辆示意行驶方向。

再次,平稳操作车辆,冬季路面光滑,驾驶员操作时需轻柔,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向。起步时缓慢加速,让车轮平稳获得动力;刹车时轻踩刹车,采用点刹方式,避免车轮抱死;转向时缓慢打方向盘,不要猛打方向,防止车辆侧滑。若车辆出现侧滑,应保持冷静,向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同时轻踩刹车,待车辆稳定后再调整行驶方向。

最后,提前规划行车路线,驾驶员在出发前,应了解行驶路线的路况,包括是否有冰雪覆盖、施工区域分布、路口位置等,提前规划好避让路线。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现前方路况不佳,如路面结冰、有障碍物,应提前减速,必要时选择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冬季驾驶常见问题解答(FAQs)

(一)问题 1:冬季车辆难以启动怎么办?

冬季车辆难以启动是常见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电瓶亏电、机油粘度大、燃油雾化不良、火花塞积碳等,需针对性解决。首先,若因电瓶亏电导致启动困难,可先检查电瓶接线柱是否松动、氧化,若有氧化,用砂纸打磨干净后重新紧固;若电瓶储电能力下降,可使用应急启动电源辅助启动,启动后让车辆怠速运转 30 分钟以上,为电瓶充电,若电瓶使用超过 3 年,建议更换新电瓶。其次,若因机油粘度大导致启动困难,需更换适合冬季的低粘度机油,如将夏季使用的 10W-40 机油更换为 5W-40 或 0W-40 机油,降低发动机运转阻力。再次,若因燃油雾化不良,可检查喷油嘴是否堵塞,若堵塞,需进行清洗;同时,可选用冬季专用燃油,其低温流动性更好,雾化效果更佳。最后,若因火花塞积碳,需拆除火花塞检查,若积碳严重,用专用清洁剂清洗或更换新火花塞。此外,在寒冷天气停车时,可使用车衣或停车加热器,减少车辆热量流失,提高启动成功率。

赛为安全 (20).jpg

(二)问题 2:在冰雪路面行驶时,如何防止车辆打滑?

冰雪路面行驶时,防止车辆打滑需从车速控制、操作方式、车辆配置等多方面入手。首先,控制车速是关键,冰雪路面车速应比正常路面降低 50% 以上,例如在市政道路上,正常车速为 60km/h,冰雪路面应控制在 30km/h 以下;在工程建设区域内的施工便道上,车速应控制在 10-20km/h,避免因车速过快导致车辆失控。其次,平稳操作车辆,起步时采用 “半联动” 方式,缓慢抬起离合器(手动挡车辆)或轻踩油门(自动挡车辆),让车轮平稳获得动力,避免急加速导致车轮打滑;刹车时采用点刹方式,轻踩轻抬刹车踏板,若车辆配备 ABS 系统,可直接将刹车踩到底,ABS 系统会自动调节刹车力度,防止车轮抱死;转向时缓慢打方向盘,转向角度不宜过大,避免急转向导致车辆侧滑。再次,合理选择行驶路线,尽量选择路面冰雪较少、有车辙的路线行驶,避免在结冰严重的路面或弯道、坡道处长时间停留;在坡道行驶时,应保持低速匀速,避免在坡道上停车或起步,若必须停车,需拉紧手刹,同时在车轮下方垫上石块、木板等物品,防止车辆溜坡。此外,可为车辆安装防滑链,防滑链能有效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降低打滑风险,但安装防滑链后车速应控制在 30km/h 以下,避免高速行驶导致防滑链损坏或车辆失控。


(三)问题 3:遇到大雾天气,怎样安全驾驶?

大雾天气能见度低,视线受阻,安全驾驶需重点做好视线保障、车速控制、车距保持和信号传递。首先,保障视线清晰,出发前清理挡风玻璃、后视镜上的雾气和污渍,若行驶过程中挡风玻璃出现雾气,可开启空调除雾功能,选择 “前挡风除雾” 模式,同时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速,快速消除雾气;若雾气较重,可适当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流通,减少雾气产生。其次,控制车速,根据能见度调整车速,能见度在 500-1000 米时,车速应控制在 60km/h 以下;能见度在 200-500 米时,车速应控制在 40km/h 以下;能见度在 100-200 米时,车速应控制在 30km/h 以下;能见度低于 100 米时,应立即停车,开启双闪,待雾气消散后再行驶。再次,保持安全车距,大雾天气安全车距应比正常天气增加 2-3 倍,例如正常天气车速 40km/h 时安全车距为 40 米,大雾天气应保持 80-120 米的车距,避免因视线受阻导致追尾事故。同时,尽量避免跟车行驶,尤其是大型货车、工程车辆,其车身较大,会遮挡视线,且尾气会进一步降低能见度。此外,正确使用灯光,大雾天气应开启雾灯(前雾灯和后雾灯)、近光灯和示廓灯,避免使用远光灯,远光灯的光线会被雾气反射,形成 “光幕”,反而影响视线;若能见度极低,可开启双闪,向其他车辆示意自身位置。在行驶过程中,还需鸣喇叭示意,尤其是在视线极差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鸣一次喇叭,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


(四)问题 4:如何在复杂路口准确预判其他车辆的行驶意图?

在工程建设区域的复杂路口,准确预判其他车辆(如工程卡车、渣土车、小型轿车)的行驶意图,可有效降低事故风险,需从车辆信号、行驶轨迹、驾驶行为等方面综合判断。首先,关注车辆灯光信号,转向灯是车辆示意行驶方向的主要方式,若其他车辆开启左转向灯,说明其可能左转或向左变道;开启右转向灯,可能右转或向右变道。但需注意,部分工程车辆因使用时间长,转向灯可能存在故障,或驾驶员忘记关闭转向灯,此时需结合其他信息综合判断。其次,观察车辆行驶轨迹,若车辆在接近路口时逐渐向左侧车道偏移,且车速放缓,可能准备左转;若车辆向右侧车道偏移,且靠近路边,可能准备右转或停车;若车辆在车道内忽左忽右,可能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车辆出现故障,需保持警惕,提前避让。再次,留意车辆驾驶行为,若车辆在接近路口时突然减速,可能准备停车或让行;若车辆加速行驶,可能准备抢行通过路口;若车辆车窗摇下,驾驶员探头观察,可能在确认路口情况,准备转向或变道。此外,结合路口环境判断,如在施工区域路口,工程车辆可能因需要进入作业区而突然变道或转弯;在交叉路口,若一侧有施工围挡,车辆可能因绕行而改变行驶路线。在预判过程中,驾驶员需保持专注,不要仅凭单一信息判断,需综合灯光、轨迹、行为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同时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若无法准确预判其他车辆的行驶意图,应减速停车,确认安全后再通过路口。


400-902-2878400-902-2878
企业邮箱mail@safewaychina.com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